课堂教学的结构指的是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组织形式,与构思一篇文章一样,课堂教学也有开头、中心、结尾,各部分之间也讲究过渡衔接,也讲究前后照应,更讲究一环扣一环,给人一种完整而又美的感觉。我借鉴吸收了诸多语文课堂结构模式,上了县级模式构建观摩课《秋天的怀念》,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一些想法,很快在全县得以推广。现提出来和各位同仁商榷,期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应该是“导入定向——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局部品读重点——品味文章的妙处——课外延伸”几个环节。概括起来说就是“导——知——理——悟(即局部品读重点、品味文章妙处)——拓”五个环节。
一、导入定向
导入,是教学一篇课文的起始环节,它对全课的教学起着“定向”的作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课开始,教师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艺术开头往往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和情感,也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可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常见的形式有复习旧知、介绍原著、交代背景、解释标题、明确目标、设置悬念、叙述故事、点明中心、创设情境等。
导入要有明确的目的,为全课的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完成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联系、自然衔接;要精要简洁,不要在细节上展开,不喧宾夺主;要有趣味性,又要有思考性,能调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积极学习新课的兴趣,为学好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优化的课堂结构常常在导入环节上采用设置“课眼”的形式。“眼”是最传神的,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好的课也应当有“课眼”。有时,“课眼”的设置是通过抓“文眼”来实现的。
如教《捕蛇者说》,抓住一个“毒”字;教《皇帝的新装》,突出一个“骗”字,抓住这样的“文眼”,教学便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课眼”的设置要通过选取一个并非“文眼”的教学“突破口”来实现。如教《曹刿论战》时,提出问题:本文记叙的是齐鲁长勺之战,后人给这段文字加标题,为什么不标“齐鲁长勺之战”而标“曹刿论战”呢?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教学的重点——人物刻画。“突破口”的设计,口子要小、角度要巧。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赞美母爱的文章,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母亲,从而引出母爱,引起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内部冲动,进而为实现目标奠定基础。
二、整体感知
整体性是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点,直觉思维的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在语文学习中,课文在内容上是融价值观、情感、能力、审美等多方面教育效益于一体的综合体,在形式上则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有机结合。对课文如此复杂的从内容到形式的认识和把握,必须从整体出发效果才会好。
整体感知是阅读的起点。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或默读对课文获得一种初步的整体印象,同时能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整体感知课文要注意读法的选择,记叙文(尤其是抒情散文)适合朗读,如能配乐朗读效果会更好;说明文、议论文适合默读,学生要做到不动唇、不指读,有较快的阅读速度;童话、寓言、戏剧适宜于演读,可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短剧。教师要善于启发阅读的动机,指定阅读的门径,或提供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资料(如文章背景和作者的情况等)。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谈话、问答、书面练习等)获得反馈信息,随时进行指导。
这一阶段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是表层的、粗略的、感性的,可能带有朦胧性、猜测性和不确定性,但它却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必要基础。因为这时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带有整体性,便于学生在后面的阅读中能从整体出发理解课文的各个组成部分,不致肢解课文,同时又使后面的理性分析始终伴随着具体的感性材料,避免架空分析。
体现在《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是先让学生朗读课文,谈读完文章以后的感受,学生可从语言、内容、写法诸方面谈出对文章的认识,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理清作者的思路
这一步骤是通过给课文分层、概括段意或列写结构提纲、列图表等方法,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起承转合关系,以达到对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的理解。
如《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寄情于事的记叙文,思路清晰,可让学生先说出课文写了什么事,进而通过教师的“导”水到渠成地理出本文的思路:
母亲想让看→又想让看→离我而去
■■■
“我”不去看→想去看→与妹看花
四、局部品读重点
这个环节是在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对构成课文的若干因素进行的深入探讨。这里所讲的课文要素包括课文的思路内容、结构层次、表现方法、语言形式,以及课文中包含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知识。
局部研读,不应是对课文各个因素的混合品读,而应确定一条通向终极目标的品读线索,将其它要素交织于这条线索上。可以以段落层次为线索,也可以以表现手法为线索,还可以以人物刻画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等。如教《春》时,可按作者的思路“盼春——绘春——赞春”来品读;教《秋天的怀念》就可按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品读。
品读不应是对课文各要素兼收并蓄、面面俱到的研究,而应精心选择那些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密切相关的要素。品读必须是从导入时既定的“向”出发,顺着品读的线索,朝着教学目标的完成步步推进,切忌旁逸斜出。品读不应只品不读,而应边品边读,重点段落要精读,在反复地读中揣摩、分析和理解。
局部品读重点是讲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可以讲代导,应当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精读课文,质疑解难,从而获得对课文的透彻理解,达到学习应有的深度。
五、品读文章的妙处
品读文章的妙处是指让学生品读文章在语言、内容、写法等方面的高明之处,并积累在自己的语言知识库里,以后适时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说到这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前辈的一句话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贫乏是提高语文水平的致命伤。”的确如此,学生要想语文学得好,必须积累文章的好词妙句,学习好文章布局谋篇的方法等。
六、课外延伸
所学课文只是一个例子,看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有无实效,学生有无收获,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完成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课外延伸就是让学生举一反三,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完成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其方法有:
1.完成一篇与所授课类似的课文的学习。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可以让学生自读梁衡的《夏感》。
2.运用与课文有关的阅读材料进行训练。如学习了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两则,可让学生再读《世说新语》中的一至两则。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如学习了《背影》后,可让学生从某一能体现父爱的角度写写父爱;学了《皇帝的新装》之后,可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续写等等。
4.调动文章的情感因素,诱发学生的感情基因。“情动于衷而形显于外”,只要教师“导”的好,调动成功,学生的回答一定会令教师大为欣赏的。
如《秋天的怀念》一文写到的母爱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在经过前面的几个环节之后,学生对文中的母爱有了充分的认识。基于此,教师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可采用“煽情”的方法,动情地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让学生受到感动,从而诱发他们说出一件与母亲有关的事,或即兴朗诵一首写给母亲的小诗,或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七、布置作业,结束全课
作业能够检查学生课上掌握知识的程度,也可了解学生是否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如,学完《秋天的怀念》这节课,可以留这样的作业:运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阅读自读课本上的《母爱的较量》一文。
我认为,上面所说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基本式,在具体操作中,各位教师尽可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把握,即可以有很多变式。望各位同仁细加研讨,努力开创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新局面。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还学生一片自主的晴空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