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1 某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铜、硫酸钠、硝酸钾中的几种物质,根据下表所列的事实,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 ,肯定没有
可能有
化学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取固体混合物溶解于水 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和白色沉淀
2、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硝酸 沉淀全部溶解且产生无色无气味气体
3、向滤液中加少量硫酸钠溶液 又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此类题中往往会有明显的现象特征,解题时就以此为突破口中。(1)本题中“上层溶液为无色”可推得无“硫酸铜”;“白色沉淀”有两种可能:碳酸钙或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2)本题中“白色沉淀全部溶于稀硝酸”中的“全部溶于”可知有“碳酸钙”,无“硫酸钡”;而无硫酸钡时,则硫酸钠与氯化钡一定不能共存。(3)本题中“加少量硫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钡,则无硫酸钠。但整个推断过程中,始终无法确定硝酸钾的存在与否。所以,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氯化钡,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答案: 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氯化钡,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点拨:思路不明确不会找现象与特征。解本题的关键思路是根据条件按照题意顺序逐一推测,去伪存真,作出结论。
2在实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4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
(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①
②
(3)小华想用给定的收集装置(如图)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②中
的气体则气体由______(选“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混合后,产生无色气体则可回忆满足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反应有Zn等金属和稀盐酸、碳酸钙与盐酸、、H2O2和MnO2等,这些反应放出气体为H2 、CO2和O2。(2)如果小佳同学猜想气体可能是CO2,则固体与液体分别可能是碳酸钙与盐酸等;实验设计为:把固体与液体混合,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正确,(3)如果气体②是氢气则填a,如果是氧气或CO2,则填b。(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由此可展开新的猜想,作答仍是开放的。
答案:猜想一: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
猜想二:碱与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猜想三: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等
点拨;本题关键是初中化学学过的只有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混合后,产生无色气体则可回忆满足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反应有Zn等金属和稀盐酸、碳酸钙与盐酸、、H2O2和MnO2等由此展开思路迎刃而解以后熟记常见的主要的化学方程式尤其是实验室制氧气及制二氧化碳
3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如图所示),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想到二氧化碳与氮气有什么性质差异且如何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所以操作步骤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通入到少量澄清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如果是二氧化碳现象为变浑浊或变红
答案:1)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通入到少量澄清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①无毒;②不与食物反应;③廉价易得
点拨:不少学生用到点燃的火柴来检验熄灭的为二氧化碳是错误的忘了二氧化碳也不支持燃烧。关键是想到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这一点绝对不能忘记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解析: 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B选项中硫在纯氧中发出的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所以不对;铁在空气中加热只是呈红热,而在纯氧中被点燃时才能燃烧,所以C不对; 木炭是固态物质,固体燃烧多发光,而液体或气体燃烧多产生火焰,所以A不对,应产生白光而非白色火焰.另外同学们还应注意,化学上的烟和雾是有区别的,烟指固体小颗粒,雾为液体小液滴,红磷燃烧产生的白色烟是五氧化二磷固体.D项是正确.
答案:D
点拨:不少学生对于现象分不清楚选A较多、现象指的是看到的或闻到的或感觉到的等A没有火焰所以错误也有不少选B和C 没有看清楚题目.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的是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铁丝只有在氧气气中燃烧火星四射解题关键现象明确不马虎
5下列化学反应(1)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是( ) ,(2)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硫+氧气 二氧化硫
B.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C.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D.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解析: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所以,A是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这里的“氧”可以是氧气,也可以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所以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答案: (1)A (2)B D
点拨:概念时间长忘了有必要多背一背概念
6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三硝酸甘油脂,三硝酸甘油脂的化学式为C3H5N3O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反应方程式为
C3H5N3O9 ----- 12CO2↑+10H2O↑+6Ⅹ↑+O2↑
(1)Ⅹ的化学式是
(2)推断Ⅹ的化学式的依据是
解析: 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反应前 反应后
碳原子个数:12 碳原子个数:12
氢原子个数:20 氢原子个数:20
氦原子个数:12 氦原子个数:0
氧原子个数:36 氧原子个数:36
所以6Ⅹ中共有12个氦原子,Ⅹ 化学式为N2
答案:(1) N2 (2)质量守恒定律
点拨:错误较多不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同时还有计算水平比较差。要重点背诵质量守恒定律且要会运用
7:某炼铁厂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主要成分)冶炼生铁。若要炼出1120t含铁95%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
解析:该题由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质量为1120t• 95%,设赤铁矿石质量为x,则其中氧化铁质量为Ⅹ•80%,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求得x。
答案:设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x
Fe2O3+3CO 2Fe+3CO2
160 112
x•80% 1 120 t•95%
答:需要含有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1 900 t
点拨:不少学生忘记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同时本题关键是混合物与纯净物之间的转化
8.(08福建三明)三明市民新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g 12g 157.6g
相对原子质量: C 12 O 16 Ca 40
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⑵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
解析:本题关键要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为什么质量发生改变想到减少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可以求出它的质量从而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 g+12 g-157.6 g = 4.4 g
⑵ 解: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98 g
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略)
点拨:质量守恒定律不会运用或会运用但是计算水平较差以后多锻炼 。注意解化学方程式的七个步骤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物质
B、 给试管里的液体,试管口不能对人
C、 量取50毫升的液体用10毫升的量筒量5次
D、 称量有腐蚀的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中
解析: 酒精灯的内焰温度低,而外焰的温度高。所以选项A错误,应用酒精灯的外焰 加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管口不应对人,因为加热的液体沸腾后逸出,易使人受到伤害,所以选项B正确。
量取50毫升的液体应用50毫升的量筒,用10毫升的量筒量5次误差太大,所以选项C错误。
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内称量,直接放在托盘上,很容易把托盘腐蚀坏,所以选项D错误。
答案:B
点拨:时间长了忘记了实验的操作一定要注意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内称量,直接放在托盘上,很容易把托盘腐蚀坏
10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 方法提纯A;
(3)在t1℃时,将25gA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在升温过程中,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 。
解析: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出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使A物质从溶液中析出。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t1℃时,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0gA,另有5gA剩余,温度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剩余的5gA物质将继续溶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时,5gA物质将完全溶解,此时尽管温度继续升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选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
答案:(1)
(2)降温结晶
(3)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
点拨:溶解度曲线不会运用。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掌握溶解度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涵义以及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中量的变化关系。其次要读懂题目所给信息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初三化学易错题解析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联系我们。